2005-2006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测试题
实验专题
一选择题(总分30分,每题5分,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,多选或漏选或不选得0分)
1.一根弹簧秤竖直放置,手握弹簧秤调整零点,然后去测量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,结果弹簧秤的示数比被测量的力的真实值大,下述原因中可能的是( )
A.拉弹簧秤时,弹簧的轴线方向与力的作用线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
B.读数时没有按读数规则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
C.弹簧秤的弹簧伸长太短,产生的误差大
D.调零点时,拉力的钩竖直向下,测量竖直向上的力,示数为力的真实值加弹簧秤本身受的重力,因而测量值比力的真实值大
2.一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测某一物体的质量时,错误地将物体放在右盘中,左盘中放入25g砝码,游码置于0.6g位置,指针指在标尺中央,这个物体的质量为( )
A.24.4g B.25.4g C.25.6g D.24.6g
3.如图所示,将气球塞进一只瓶子里,并拉大气球的吹气口,反扣在瓶口中,然后给气球吹气,发现不管如何用力,气球不过大了一点,原因是( )
A.气球膨胀,由橡皮引起的压强增大
B.气球膨胀,气球和瓶壁之间的气体压强增大
C.吹气时,气球内的气体温度升高很多,压强增大很多,所以难以吹大
D.吹气时,气球和瓶壁之间的气体温度升高很多,压强增大很多,所以难以吹大
4.如图甲所示,将验电器通过导线与带电空心金属球壳的内壁接触(设导线足够长,验电器不受带电体电场影响);又如图9-16-7乙所示,将验电器置于金属球腔内并通过导线与金属球壳壁接触;则在以上两种情况下,验电器金属箔将( )
A.甲图中验电器金属箔张开,乙图中验电器金属箔不张开
B.甲图中验电器金属箔不张开,乙图中验电器金属箔张开
C.甲、乙图中验电器金属箔均张开
D.甲、乙图中验电器金属箔均不张开
5.精度为0.1mm的游标卡尺,游标刻度总长为9mm,当其游标第五刻度线与主尺的44mm对齐,则游标尺上的示数为( )
A.35.0mm B.39.5mm C.43.4mm D.35.4mm
6.对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描述,以下说法正确的是( )
A.实验器材有放射源、金箔、荧光屏、显微镜
B.金箔的厚度对实验无影响
C.如果不用金箔,用铝箔,就不会发生明显散射现象
D.实验装置放在空气中和真空中都可以
7.(10分)部分电磁波的大致波长范围如图所示.若要利用缝宽与手指宽度相当的缝获得明显的衍射现象,可选用___________波段的电磁波,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8.(10分)如图7所示,某同学在做“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”实验中,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
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,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=0.10s,其中S1=7.05cm、S2=7.68cm、S3=8.33cm、S4=8.95cm、S5=9.61cm、S6=10.26cm,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/s,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,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/s2(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)。
9.(10分)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.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,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,并逐个增加砝码,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,所得数据列 表如下:(重力加速度g=9.8m/s2)
砝码质量
m/10 g |
0 |
1.00 |
2.00 |
3.00 |
4.00 |
5.00 |
6.00 |
7.00 |
标尺刻度
x/10 m |
15.00 |
18.94 |
22.82 |
26.78 |
30.66 |
34.60 |
42.00 |
54.50 |
(1)根据所测数据,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值与砝码质量 的关系曲线.
(2)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,在 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.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/m.
10.(15分)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。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伏安特性曲线,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。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约4~5Ω。热敏电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保温杯中,杯内有一定量的冷水,其它备用的仪表和器具有:盛有热水的热水杯(图中未画出)、电源(3V、内阻可忽略)、直流电流表(内阻约1Ω)、直流电压表(内阻约5kΩ)、滑动变阻器(0~20Ω)、开关、导线若干。
⑴在图8(a)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,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。
⑵根据电路图,在图8(b)的实物图上连线。
⑶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11.(15分)将满偏电流Ig=300μA、内阻未知的电流表G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.
(1)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G的内阻(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=4V ):先闭合S1,调节R,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;再闭合S2,保持R不变,调节R′,,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 ,读出此时R′的阻值为200Ω,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= Ω.
(2)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,需 (填“串联”或“并联”)阻值为R0= Ω的电阻.
(3)把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,试在答题卡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.
12.(15分)试根据平抛运动原理设计测量弹射器弹丸出射初速度的实验方法。提供实验器材:弹射器(含弹丸,见示意图)、铁架台(带有夹具)、米尺。
(1)画出实验示意图。
(2)在安装弹射器时应注意: 。
(3)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(在示意图中用字母标出): 。
13. (15分) “黑盒子”表面有a、b、c三个接线柱,盒内总共有两个电子元件,每两个接线柱之间只可能连接一个元件。为了探明盒内元件的种类及连接方式,某位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如下探测:
第一步:用电压挡,对任意两接线柱正、反向测量,指针不发生偏转
第二步:用电阻×1000挡,对任意两个接线柱正、反向测量,指针偏转情况如图1所示。
(1)第一步测量结果表明盒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2)图2示出了图1〔1〕和图1〔2〕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,其对应的阻值是_______Ω,图3示出了图1〔3〕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,其对应的阻值是__________Ω。
(3)请在图4的接线柱间,用电路图符号画出盒内的元件及连接情况。
(4)一个小灯泡与3V电池组的连接情况如图5所示。如果把图5中e、f两端用导线直接相连,小灯泡仍可正常发光。欲将e、f两端分别与黑盒子上的两个接线柱相连,使小灯泡仍可发光。那么,e端应连接到__________接线柱,f端应连接到_______接线柱。
14.(15分)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:提出问题,作出假设,制定计划,搜集证据,评估交流等.一组同学研究“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”的探究过程如下:
A.有同学认为: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.
B.他们计划利用一些“小纸杯”作为研究对象,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“小纸杯”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、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,以验证假设.
C.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,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“小纸杯”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,将数据填入下表中,图(a)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.然后将不同数量的“小纸杯”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,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,如图(b)中图线l、2、3、4、5所示.
D.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、归纳后,证实了他们的假设.回答下列提问:
(1)与上述过程中A、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.
(2)图(a)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运动,表中X处的值为.
(3)图(b)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,“小纸杯”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____运动,最后“小纸杯”做:运动.
(4)比较图(b)中的图线l和5,指出在1.0~1.5s时间段内,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时间(s) |
下落距离(m) |
0.0 |
0.000 |
0.4 |
0.036 |
0.8 |
0.469 |
1.2 |
0.957 |
1.6 |
1.447 |
2.O |
X |
15.(15分)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,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r1,要求方法简捷,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,并能测得多组数据.
器材(代号) |
规格 |
电流表(A1)
电流表(A2)
电压表(V)
电阻(R1)
滑动变阻器(R2)
电池(E)
电键(K)
导线若干 |
量程10 mA,内阻r1待测(约40 Ω)
量程500 μA,内阻r2=750 Ω
量程10 V,内阻r3=10 kΩ
阻值约100 Ω,作保护电阻用
总阻值约50 Ω
电动势1.5 V,内阻很小 |
(1)在虚线方框中画出电路图,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.
(2)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1,则所用的表达式为r1=_________,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:____________.
参考答案:
1.D2.A3.B4.B5.B6.AC
7.(6分) 微波; 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,波长应与缝的尺寸相近.
8.0.86, ,0.64
9.(1)
(2)0到4.9 25.0
10.
(1)如答图1
(2)如答图2所示。
(3) ①往保温杯中加入一些热水,待温度稳定时读出温度计值;
调节滑动变阻器,快速测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值;
③重复①~②,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数据;
④绘出各测量温度下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。
11.(1)100 (2)串联 9900 (3)
12.[解析] ①略
②安装时要注意弹射器应固定,且弹射器发射方向保持水平
③实验中需测量弹丸射出水平距离x和弹射器与水平地面高度差h
④在弹射器高度不变情况下多次实验,取x1x2…xn平均值 作为实验数据
⑤v弹丸=
13.(18分)(1)不存在电源
(2)1200,500
(3)如下图所示
(4)c、a
14.(7分)
(1)作出假设、搜集证据
(2)匀速运动,1.937
(3)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,匀速运动
(4)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,图线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(或图线1反映纸杯做匀速运动,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).
15.
(1)如图所示。(5分,若电阻R1与电池串联,不扣分;若R2用作限流电阻,正确的同样给分。)
(2)
表示通过电流表 的电流, 表示通过电流表 的电流, 表示电流 的内阻。(3分,未说明 的不扣分。)